以下是我写给一个熟悉的法学院教授E-mail的节选,我想这段文字很好地阐明了我选择来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的原因。
“
前几天我发现《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已经删去了对专利代理人考试取消了“从事过两年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的条件。这意味着今年我就可以参加专利代理人的考试了...我想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我决定来尝试一下...
我本科是**系的~也许你们会好奇一个**系的人会如此钟情于知识产权的领域。其实我也有点觉得奇怪,所以一般人问我以后要做什么我都会含糊其辞,就是怕自己的这个职业规划“雷”到别人。我这个人和一般人有点不一样:我想问题有一点理想化,而且会很认真地把自己的想法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改进自己的生活。
我想中国相对欧美有一点落后,而这种国与国(比如和非洲国家比)巨大差异在一个信息物质能够自由流动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这种variety,也就是多样化的存在我觉得是语言隔阂(正如基督教故事中上帝阻止人们建设巴别塔只需让他们的语言不通)意识形态隔阂(正如改革开放前的中美之间)和政权(比如非洲的某些专制国家,朝鲜)人为隔阂造成的。
还记得在90年代时,我们就在高呼“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说起来很害怕,我们很恐惧,可是这样一个事情即便是真正发生起来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水滴石穿——你感觉不到,可是它真的是在起作用。哪怕要花上数十年!
但是我想说,有的产业目前还注定不是全球化的。只有产品稳定,价值高 运输成本低的产业才可以全球化。就说农业吧,农业产品的保质期很短价值低运输成本太高。像美国加州的橙子花了这么多燃油人工运过来就为了你咬一口是毫无道理的事情。农业就应当是一个本土化发展的产业。而IT就可以全球化发展,而且事实上已经是全球化的了。
可是我有想法:知识产权必然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不为别的,就为了知识几乎没有运输成本且价值巨大。但是只是产权也是有它的隔阂的,比如国家之间出于国家博弈的要求实施的技术禁止出口。但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公开性又稍许消除了这种隔阂,因此总的看来知识产权还是更全球化一点的。(忘了说,它还有语言的隔阂)
现在我们回到中国,中国与美国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强大的贸易关系正是因为我们巨大不同。之前的意识形态差异就像一道坝一样,在中美两个世界性大国间制造了水位差。而现在我们享受的正式这水位差产生的电能...中美两国现在把坝打通,在坝上安上了发电机让两边的人力资源和技术 产品得以流通,创造价值。
但是,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有一个生命本质的向上的心。中国不会满足于为他国提供廉价劳动力。我期待我国也能够有和日本一样的智慧,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类似于“专利交换”战略一样的伟大方法。这也正是我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原因。
此外,2011年3月11日之前与之后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未来。.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发生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虽然人道上来说,这是一个大灾难。不过可以预期未来数年,不论是在电力缺口,核辐射风险,还是日本近期不稳定的地质条件。
都是全球化了的IT产业所不能够容忍的。我个人认为这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因此未来我国会与世界有会有更多在知识产权领域上的业务关系。
”
老师回信说:\"你对知识产权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们已经面临太多的知识产权问题,而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更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并且建议我:“所以,我建议,在不影响你目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去考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专利工作需要技术支持,
我不建议你彻底放弃现在的专业,最好是两不误,
但这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我决定来尝试一下专利代理人的考试。
可以给我加两分么?? 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