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出来了,有关心我的朋友却不见我影子,也觉得非常对不起大家,所以出来冒个泡。考完后我就自认实务栽了,卷一、卷二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天道酬勤,因此对查分没多少积极性,但看到大家都在或晒分或评论,也就不免又提起好奇去查了分,一查不打紧,确实出乎意料,如果不超往年的分数太多,实务也能过了。至于各科具体分数,就不在这里晒了,不低也不高吧,再说分数本身也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举个例子说,我对42个常见国家的INID代码背诵如流(那可是按遗忘曲线和联想加形象记忆背的,不可谓不熟练,但在做那道选择题时竟然把德国(GE)选上了,还有那道破坏新颖性的题,我又把X+Z+M+N看作了X+Y+M+N,我把这种情况叫做“视觉盲点”。我相信很多人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说明考试成绩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了一些偶然因素。基于这,我也对实务考试谈一点浅显的看法,欢迎批评讨论。
1、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考试,这决定出题的方向和评分的标准。一般地认为,这是一个资格考试而不是一个选拔考试,要求应试者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基本知识、主要原则有一个总体、融会的把握;再加上不同专业统一一种试卷,就决定了其对技术的提炼不能太深。这既体现考查重点又体现公平。比如说贝利君认为07年的实务题出得无懈可击(我还是坚持认为选材漏洞不少),确实,从对实施例的概括来讲,这个题是自06年以来的实务题中最好的。但是你不能要求每年的侧重点都一样,实际上每年的侧重点都在变化,只不过有些考点可以深入,有些考点没法深入,以至于看到参考答案之后,不相信会如此简单。鼓吹技术深入的同志可以向国知局建议再搞个选拔考试,不管有没有证的都可以参加,每年选出每一专业的Top10,给予奖励,对进入前10的没证者直接发资格证,对代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倒是有脾益的。而对于资格考试,只是一块敲门砖,对基本知识把握就行了,应试者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答题。在一个大概是说简单思维的贴子里,一位坛友说到,大多数应试者是通过复杂思维达到简单结果的,我比较赞同。即便有个别是通过简单思维达到简单结果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具有创造性的发明是唾手而得非经艰辛努力而驳回吧。如果经过复杂思维达到的复杂结果比简单结果更优越,或者说更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那么揭竿而起者必定云者众。
2、虽然每年的题都有漏洞和不足(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贴,也不一定对),但从整体上看出题者确实动过不少心思的。真要分析讨论题和评分标准的到底好和不好都在哪里,可以针对每年的题展开讨论。泛泛地评论对国知局的改进不会有多少意义的;只说一些偏激的话,徒增自己的烦恼外,也毫无益处。评分标准好象网上都有,我这里有06年、08年的,传上来,供讨论。
3、今年的题恐怕会争论最多,我想评分会有多套答案。不过现在讨论尚为时过早,毕竟没有哪位大侠能一字不差把题记下来。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一位易极道的坛友关于时间质疑的贴,我也觉得如果对比文件里真的找不到文件公开的时间的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疏漏,在无效程序中,这个时间必须是在对比文件中明白无误地记录或者有证明文件佐证的。这个题可以留到公布后再讨论,那样依据就是铁板钉钉了的东西了。
4、主观考试,一定是要设得分点的。那么可不可以只要论证严密、能自圆其说就给分呢?恐怕不能。古时候的科举考试,也只有皇上有这种自由裁量权。我以前在单位内部招聘技术人员的时候,也组织过多次考试,考技术嘛,不能光有客观题,得有不少主观题。可当我看到那几十份答卷时,那是几十种缤纷的答案,不定下得分点,根本无法阅卷,因为你不知道对谁是公平的。各得分点的分值,倒是可以根据考查重点确定得合理一点。考试无法追求完美,很多事还是十全九美比较好。
5、实务题没有确定各部分的分值,是这个考试目前最大的不足,它剥夺了应试者根据自己的擅长和时间分配决定取舍的选择权。还有虽然出题是出好几套,也应该在封题入库前出好每套题的评分答案,不能在考完后阅卷前再讨论评分答案,这里不适用程序节约原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