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问题] 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2010-9-26 04:00
663225
相信论坛里的许多朋友应该对近期火爆的立体快巴有所了解,真搞不明白,这么完美的一个方案,现在怎么会搞成这样,说什么搞创新型社会,就当笑话听听也就算了,可有这么好的方案出来怎么就这么往死里打压呢?难道非得归结为民族劣根性不可吗?痛心啊。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良心代理  专利代理人 | 2010-9-26 16:33:42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如果社会真的太平了,没有犯罪行为发生了,那警察不是就该下岗了?还怎么拿大案要案去立功啊?

如果大坝都修的万年不坏了,没有水患发生了,那水利系统的人不是就该下岗了?还怎么拿抢险去立功啊?

……等等等等

这回,lz该明白了吧?

如果各种交通问题都解决了,路不堵了,那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不是就该下岗了?还怎么拿治理交通拥堵去申请财政经费啊?还怎么……

hoho~~~~~~~~
广告位说明
专利门  高级会员 | 2010-9-26 18:07:03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完美?随便两辆车在前面没有按道行驶就可能被堵住,更不用说堵车时段了
chlry  注册会员 | 2010-9-26 19:37:27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专利门 wrote:
完美?随便两辆车在前面没有按道行驶就可能被堵住,更不用说堵车时段了
专业点行不?这是轨道交通,自然轨道是有标识的,你会开车的时候总骑着白线开吗?当然偶尔撞车是难免的,飞机还撞机呢。再则,用久了,大家见多了也就熟悉了,事故率也就下降了
asdk2  中级会员 | 2010-9-27 21:39:00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怎么被打压了?详细说说

我只知道很火,可不知道被打压
chlry  注册会员 | 2010-9-28 04:50:36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http://news.qq.com/a/20100902/000912.htm
烦人啊  中级会员 | 2010-9-28 18:18:36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技术上本来就存在问题,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在设计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受力的问题,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两侧车轮的速度不一致,会产生巨大的扭矩,这不是小推车,随便弄弄就完了。

另外,那实用新型写的也太烂了,又是某环,不知道被问到的时候,温总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写的(谁写的,你懂的)。
chlry  注册会员 | 2010-9-29 01:48:42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烦人啊 wrote:
技术上本来就存在问题,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在设计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受力的问题,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两侧车轮的速度不一致,会产生巨大的扭矩,这不是小推车,随便弄弄就完了。

另外,那实用新型写的也太烂了,又是某环,不知道被问到的时候,温总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写的(谁写的,你懂的)。
不好意思,没怎么看懂,有转弯的时候两侧车轮速度一致的汽车么?那还要差速器干嘛

两侧轮子又不是刚性连接,独立电驱动就是了,要精密的话就根据转向信号控制轮子转速差也是完全可以的,哪里会产生扭矩?请指教
最多是转弯的时候重心高一点,侧向向心力对支架影响比较大,那就转弯的时候慢点就是了。
申请文件还没看过,看看再说。
烦人啊  中级会员 | 2010-9-29 19:37:54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chlry wrote:
不好意思,没怎么看懂,有转弯的时候两侧车轮速度一致的汽车么?那还要差速器干嘛
那是有车轴,他这个巴士能设置车轴嘛,速度配合存在很大问题,你再仔细看看,他的设计实际上是想使用类似龙门架的结构,扭矩是针对这个说的。

关于车轮独立控制,说的太轻松了。不管用什么电机,你又不是在真空,光滑地面行驶,车轮速度控制靠谱吗?

只能采用转矩控制,这么大的车体、这么大的质量,转矩协调是很困难的事情,车轮数量越多,控制难度越大,他这个巴士,车体的轮子肯定会多于4个,控制难度可想而知。

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实际生产制造是两回事。
chlry  注册会员 | 2010-9-29 23:36:01

Re:立体快巴得罪谁了?

烦人啊 wrote:
那是有车轴,他这个巴士能设置车轴嘛,速度配合存在很大问题,你再仔细看看,他的设计实际上是想使用类似龙门架的结构,扭矩是针对这个说的。

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实际生产制造是两回事。
谢谢关注,这回看懂了
首先说下扭矩的问题,楼上说的是车体平行方向的扭矩,转向的时候车体两侧速度是不同,所以会有扭矩产生这没错,但扭矩是伴随相应侧的加速度(一般为外正内负)产生的,分析可知,转向时单侧的加速度是不会超过起动时加速度的,楼上该不会认为该车起动都成问题吧。

再说一下车轮独立控制的问题,博世有项技术叫ESP,就是通过刹车系统控制单个车轮转速来控制转向精确度的,现在广泛应用于4轮小轿车上,楼上有疑问否?对于该发明,除了刹车系统,还可对驱动电机加以控制,实施难度较高,但道理很浅,也许南车的工程师搞不出来,但相信博世的工程师是很乐意把自己的技术应用于该发明上的。

题外话:该发明车轮是较多,但不必要全是驱动轮,转向时外侧需加速,只控制驱动轮即可,内侧可适当刹车减速。最不济还可以转向时不予驱动,车轮全为自由状态,慢速通过,这样总没有楼上所说的扭矩产生了吧。(还是在7楼所说,转向向心力较大,不过这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关于这个有空我会写的完善一些再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