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成果之后,今年6月22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版权博览会期间,中国国家版权局发布了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成果,表明中国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到2009年已占当年GDP的6.55%。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增长较快,到2009年已占当年GDP的3.50%。
一、调研项目背景情况
据了解,“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项目是中国国家版权局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逐年开展的连续性重大科研项目。自2007年开始,相关调研活动已相继开展了三次。首次调研由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对2004、2006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了调研,相关调研成果已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陆续以中英文出版。该项目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首次调研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开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不但为项目提供了经费支持,还从美国、新加坡聘请专家为项目提供了技术指导。后续两次调研中项目组也和他们保持联系与沟通。同时几次调研都得到了中国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工业与信息化部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
郝振省表示,首次调研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该项工作在中国尚属首创,受到统计数据采集和有关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中国国家版权局在首次调研结束后即将此项研究作为长期项目列入重要议程,并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了连续研究。
“第二、第三次调研在2004-2006年的基础上,项目组对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进行了调查、测算与分析,并且结合首次调研成果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揭示了版权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版权制度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郝振省说。
二、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
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介绍,版权相关产业是全部或部分活动与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或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相关的产业。这些活动包括创作、制作、表演、广播、传播以及展览或者发行和销售。按照WIPO的分类,分为四个产业组:第一组是核心版权产业,比如图书、报纸、电子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游戏、动漫、摄影作品、音乐等产业;第二组是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比如电视机、计算机、乐器、照相机、纸张、复印机等产业,这些设备主要用于作品的创作、制作和使用,因而也被称为版权硬件:第三组是部分版权产业,比如家纺、家具、玩具、陶瓷、建筑等等:第四组是非专用支持产业,比如批发零售业、运输业、互联网产业等等。
通过上述定义与分类不难看出,版权相关产业不是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只是国民经济中与版权相关的诸多产业部门的集合。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存在以版权制度为基础,它们的发展与版权保护息息相关,版权在这些产业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版权相关产业进行研究,是从法律概念出发,以产业的角度衡量版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项目成果显示,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各项指标如下: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为22297.98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6.55%。其中,核心版权产业11928.04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3.50%。
下图是2009年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构成图。(图1)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为991.40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7.89%。其中,核心版权产业506.23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4.03%。
下图是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构成图。(图2)
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海关统计商品出口额为2103.17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统计商品出口总额的17.50%。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为41.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34%。
下图是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的商品出口总额构成图。(图3)
三、2004-2009年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2004~2009年的调研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行业增加值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4年占当年GDP的4.94%,2006年占6.39%,到2009年已占到6.55%。
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增长较快,2004是2% ,2006年是3.06%,到2009年已增至3.50%,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组(2004年版权相关产业的统计数据不含数字出版,以后各年均含数字出版)。
下图是2004-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变化表。(图4)
(二)就业人数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其占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保持持续增长,在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占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5.55%,2006年占6.52%,到2009年已占到7.89%。
下图是2004-2009年度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表。(图5)
(三)出口额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海关商品出口额及其占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核心版权产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其占当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增长趋势。
中国相互依存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及其占当年版权相关产业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占绝对优势,2004年至2009年均在90%以上,说明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外贸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
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海关商品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其占当年海关商品出口总额、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都较低,五个年度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包括商品与服务贸易)均不到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1%,但是五年内持续增长,已从2004年的0.46%增至2009年的0.66%。
下图是2004-2009年度核心版权产业出口总额(图6)
四、中美横向比较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同类研究。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全部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虽然较高,但核心版权产业尚处中游地位。与版权相关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相比,中国还有明显差距。
2009年,美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562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8965.8亿元,中国为22297.98亿元人民币,不到美国的1/4。其行业增加值占全美GDP的比重为11.07%,中国为6.55%。
下图是2009年中美版权相关产业行业增加值对比(图7)
2009年,美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081.48万人,中国为991.40万人。其就业人数占全美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8.27%,中国为7.89%。
下图是2009年中美版权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对比(图8)
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外贸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2009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约为87.5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0.66%。而2009年美国几个重要的核心版权产业--录音产业、电影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和非软件出版产业(包括书报刊)的海外销售额就为1291亿美元,它们的海外销售额一直明显高于美国其他主要行业,如飞机、农产品、食品、汽车以及药品等。
五、调研项目结论
于慈珂认为,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和国际比较,在发展状况和发展环境两方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调研表明,2004年至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发展迅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组。特别是软件和数据库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广告服务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以行业增加值衡量的中国全部版权相关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高,但核心版权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美国的二分之一,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二)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环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版权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与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各地各部门在推动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被提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已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制度层面,更是被提升到国家发展基本战略的高度。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2.网络环境下版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针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于2006年7月全面施行。
2007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重要的互联网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又在北京隆重召开,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新技术条件下版权保护的重视。
3.司法与行政并行,版权监管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版权保护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版权行政管理与执法。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与司法的衔接工作,不断完善内部立案、移送制度,建立健全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衔接机制。司法与行政并行,不断加强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版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版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为建立和规范行业秩序,为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法律氛围。
4.版权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中国版权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及音乐、音像、文字和摄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构成的中国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社团自我维权、企业依法经营的良性互动机制。
5.公众版权意识明显提高,保护版权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伴随着中国各项版权制度的深入实施,以及各种版权宣传普及活动的开展,中国公众的版权意识明显提高。近年来,中国国家版权局深入开展了多项面向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尊重版权、抵制盗版、诚信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6.版权工作服务产业发展的机制不断创新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服务意识更加到位,服务手段更加成熟。国家版权局在培育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和园区(基地),推广地方版权工作成功经验,国际版权交流与研讨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中国各地版权部门也大力促进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都开展了与版权相关的产业经济贡献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六、项目成果与后续工作
2011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出版了《各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评估研究》(第五集)(National Studies on Assessing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Copyright-Based Industries)。其中的第一份报告,即为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开展的首次“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项目研究报告。
据郝振省介绍,中国国家版权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将首次调研成果出版后,最近又组织出版了《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2007~2008年)》一书。
文章版权归《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所有,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