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论文] 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2007-4-5 00:37
39725
各位大虾好:
我是一名企业专利者,做专利的时间很短,没有系统的培训,但是工程师对专利的需求却很多,尤其是对“创造性”的理解不一,更尤其是几种原有技术的叠加是否有创造性的问题,我们的顾问公司的解释很简单也很粗糙,所以我很想自己理解透了以后和工程师深入探讨,下面是我的一点理解,请大家审阅一下是否正确,并指正。感激不尽!

所谓创造性,是指与已有的技术相比,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或者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此处为发明和实用新型对创造性要求的不一致由来)

对发明而言,所谓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也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所谓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

如果是单纯的两项技术比较还容易判断有没有创造性,更难的是技术的叠加是不是有创造性。
作为在原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技术,最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曾争论的问题。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假设XX产品,原有两种产品分别具有AB两种特征,A特征产品具有a功能,B特征产品具有b功能,那么我现在发明一个产品同时具有AB两种特征,显然,这是具有新颖性的,那么是否具有创造性,就要看发明的产品有没有产生a+b以外的功能c,即便是产生了c,还需要看这个c是不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A+B“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也就是说,有没有达到一般技术人员“难以想象的,出乎意料的”效果。
举一个粗糙的例子,有人在笔记本上安装了一面镜子,如果说增加的作用只是可以照镜子的话,那只能申请外观专利,而不能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但是如果说大家工作忙、每日都面对电脑,平常都没有时间照镜子,以至于劳累的时候总是挠头发,影响了形象,而他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话,那或许能够说服审查员……当然,如果他在安装的方式或者使用的便利性上有改进的话,就完全可以申请,比如它可以通过自动控制伸缩。
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或者多种现有技术的累计产生了通过科学原理不可推导出的效果的技术视为有创造性,不管有多么复杂,只要可推导,则不具有创造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resu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4-5 00:46:01

Re: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还有一种问题,就是比如一个眼镜,假设原来都是用玻璃当作镜片,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树脂的柔韧性更好,所以有人为了防止玻璃破碎造成眼睛受伤,用树脂替代玻璃,是否有创造性哪?
貌似也是两种原有技术的叠加,但是和上一XX产品的AB两特征产品不同的是,这个技术叠加的基础不同,上一AB两个特征都是应用在XX产品上,而此处的“树脂”并无应用在眼睛上的前例。

是否可以这样解释??
广告位说明
resu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4-5 02:55:25

Re: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怎么没有人回复啊?不好意思,是不是问的问题太弱智了阿?呵呵
mingmingok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4-5 17:32:18

Re: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啊!

我建议LZ可以仔细的看一下审查指南的第二部分实质审查之第四章创造性的内容。其中:
3.2.1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
3.2.2 显著的进步的判断
可以重点看一下。

另外,LZ更多的考虑了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在
4.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还详细讲述了开拓性发明、组合发明、选择发明、转用发明、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要素变更的发明 多种发明类型的创造性判断方法。

同时,在
5.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还讲述了用于判断创造性的几种辅助方法。

6.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讲述了在判断创造性时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

总之,一句话,审查指南是个宝[s:2]
resu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4-5 18:38:38

Re: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好!谢谢楼上
呵呵,野路子出身的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完全不行。见笑了
马龙  高级会员 | 2007-4-6 15:53:44

Re: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创造性的定义在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专利法中“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中文无含义,“显著的进步”属于专利法中的实用性定义的范畴。
新颖性是指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量变。
创造性是指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