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教科书上方法撰写的卷3.
一,找到主要技术特征。
与附件2相比,附件1的主要改进为:电路控制器件,该结构的整流罩,整流罩上的引流孔,引流帽,U型加热管。
与附件3相比,附件1的主要改进为:机头,电机,电路控制器件,刀片,整流罩上的引流孔的位置和形状,引流帽,以及做豆浆的其他结构。
二,根据对比文件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指: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或者虽然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发明的功能,并且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
应当注意的是,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
附件2技术领域为食物料理,附件3技术领域为工业搅拌,所以附件2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三,根据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确定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列出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包括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注意不要把非必要技术特征加入)。
从附件2来看,附件1至少解决了以下3个技术问题:刀片正反切割以进一步粉碎物料,通过整流罩和刀片的运动循环粉碎制浆物料,在物料浆体内部加热。(其实这3个技术问题我觉得就是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其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就是可以被作为单一性判断标准的所谓“特定技术特征”的备选项,也就是说同一申请内独权是否有单一性就是看你选择什么技术问题作为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从附件1来看,其为了解决第2个问题,既“通过整流罩和刀片的运动循环粉碎制浆物料”而披露的技术手段是最多的。相反,如果为了解决其他2个问题,很多披露出来的技术特征都不需要用到。所以应该选择第2个问题为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解决该问题使用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为:机头,电机,刀轴,刀片,上端与机头下部连接下端开口的整流罩,整流罩上的引流孔,杯体。
注意:1,电路控制器件不是非必要技术特征,因为光正转就可以解决该问题;
2,U型加热管不是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技术特征;
3,整流罩上部开口不是必要技术特征,从该结构的工作过程来看,整流罩工作时只要与机头固定住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定通过开口的方式卡接在机头下部,如果把上部开口作为必要特征会缩小保护范围。
四,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把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入独权前序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入特征部分。
独权1——一种食物料理机内的循环粉碎机构,包括电机、杯体、机头、刀轴由机头下盖伸出,刀轴前端安装刀片,其特征在于机头下盖固定有一个整流罩,整流罩下端开口,整流罩上设置有位置交错分布的引流孔。
从属:
权利要求2,如1的结构,特征为孔的形状。
3-N,其他进一步限定特征。
N+1,一种食物料理机内的物料的循环粉碎方法,特征为:。。。。。。。。。。
N+2,如N+1的方法,特征为处理的为五谷杂粮。
N+3,如N+1的方法,特征为处理的为黄豆。
注:刀片反转我认为此时该机构工作模式和N+1相比比较复杂,因为此时整流罩内产生正压,物料和水从下部被推出整流罩。此时外部物料的容量如果使液面没有上升到引流孔的位置的话,整流罩就不会形成循环粉碎的过程。如果外部物料的容量使液面上升到引流孔的位置。整流罩内才能形成循环粉碎的过程。但是此时物料和水的运行方向就和附图不一致了。此时该权利要求项没有得到交底材料的支持。所以刀片正反运转不是N+1方法权利要求项的限定特征。
(这个我认为是卷3的一个小缺陷)
要求1与要求N+1的单一性。要求1的特定技术特征为整流罩,要求2的特定技术特征为该机构的工作方法,而该工作方法是由该机构的整流罩所决定的,所以这2个特定技术特征为相应的技术特征。可以合案。

分案1
权利要求1:刀片正反转。
分案2:
权利要求1:U型加热管在物料浆体内部加热.

3性:
独立权利1与附件2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机头下盖固定有一个整流罩,整流罩下端开口,整流罩上设置有位置交错分布的引流孔。
与附件3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刀片,引流孔位置交错分布。
权利1与附件2和3的结合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引流孔位置交错分布。(附件2和3的组合披露了权利1几乎所有技术特征,只有孔位置不一样这个区别。附件2和3的组合披露的孔为上下均匀分布的上孔和下孔,权利1的孔为交错分布)

独立权利N+1与附件2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循环粉碎,与附件3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先负压吸引物料,然后刀片切割物料,然后和水一起从上面的孔喷出到外部,再从整流罩下部吸入再切割。
与附件2和3的结合相比有区别技术特征——先负压吸引,然后刀片切割物料,然后和水一起从上面的孔喷出到外部,再从整流罩下部吸入再切割。
分享到 :
0 人收藏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minmin0000  注册会员 | 2010-11-9 18:48:28

Re:严格按照教科书上方法步骤撰写的卷3,以及我对卷3题目缺陷的一点看法。

评论评论哇
广告位说明
xwsipi  注册会员 | 2010-11-9 18:51:42

Re:严格按照教科书上方法步骤撰写的卷3,以及我对卷3题目缺陷的一点看法。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指现有技术中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最
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它是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
性特点的基础。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与要求保护
的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
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或者
虽然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发明的功
能,并且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应当注意的
是,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
相近的现有技术。
注意指南的原话,是首先考虑而不是应当,上面两个选择是并列的,也就是说考虑下来如不是技术领域相同的那个,就应当用领域不同的。本题附件3的效果问题最接近,都有罩、孔,都是解决反复循环的过程,但发明加了帽后反复循环效果更加,所以应为附件3是最接近现有技术。
minmin0000  注册会员 | 2010-11-10 01:06:51

Re:严格按照教科书上方法步骤撰写的卷3,以及我对卷3题目缺陷的一点看法。

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
相近的现有技术。
minmin0000  注册会员 | 2010-11-10 09:52:11

Re:严格按照教科书上方法步骤撰写的卷3,以及我对卷3题目缺陷的一点看法。

顶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