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2008-4-22 23:05
748916
我在一家企业做专利工作,目前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想知道在企业做专利工作的各位同仁有没有遇到此类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有好几次收到代理人发给我的经发明人确认的申请文件之后,发现其中所述的技术方案与交底书不一样,在详细地跟发明人解释了申请文件之后,确认申请文件中描述的技术方案的确与交底书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很大偏差,完全脱离了发明人的意思,但问发明人为何还要确认这样的申请文件时,发明人通常会说因为申请文件看不太懂或是代理人推脱只是描述方式不同实质技术方案是一样的,所以就确认了。确认有偏差之后我会要求代理人重新修改申请文件,代理人心里不乐意我也很理解,但是为何一开始发明人和代理人就沟通不好呢?
我觉得这里面既有发明人的原因,也有代理人原因,有同事建议,要求发明人觉得和代理人沟通中有疑惑的,发个邮件让代理人确认,以便后续过程中明确责任,不知道这样管不管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6 个回复

倒序浏览
nforce  新手上路 | 2008-4-23 01:23:55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稍专业一点的东西门槛还是有的
广告位说明
六西格玛  新手上路 | 2008-4-23 02:16:57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我觉得这里面既有发明人的原因,也有代理人原因” 我就纳闷了,你是干什么吃的?如果只需要发明人和代理人直接沟通,那你这个IPR可以不用了,老板何必给你开这份工资呢?你觉得这里面既有发明人的原因,也有代理人原因,怎么不先检讨一下自己?(本人也是企业的IPR)
相闻  中级会员 | 2008-4-23 07:53:45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对楼主谈的这个情况,我感到有些诧异。

我做了不少撰写,也见过不少其他代理人撰写的申请文件。我觉得,现在代理人方面比较大的问题,是对交底书所做的加工改造太少,主要原因估计是:1)偷懒,2)不理解内容,而且往往是上述两者兼而有之。

象楼主说的这情况我还真的很少见到,也很难理解。因为,偷懒的代理人不会对交底书做多少改动,不理解内容的代理人也会避免惹麻烦。

真不明白为什么代理人会搞出“技术方案与交底书不一样”这样的结果。
loverworm  专利代理人 | 2008-4-23 16:30:38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通常案子写得多的时候,没人去改动技术交底书的内容,申请人最后还是要把关,看不懂是不可能的,文章结构你不懂正常,描述的对错看不懂不就可笑了吗?那样的话,代理人又如何必然看懂技术交底书的内容呢?

不能事事都指望代理人打通关啊。
bestlyh  中级会员 | 2008-4-23 17:19:13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从代理人的角度,我感觉企业中的研发人员,或者说申请人,最大的问题是写的技术交底书或者超级复杂或详细,或者超级简单。

超级简单的不用说了,一张A4纸,或者一附图两句话,申请一个发明加实用新型。
超级复杂或详细的就是,施工计算书、产品制造图,参数给得清清楚楚,照着就能做出来了。但是,现有技术一点没提到,发明目的一点没提到,技术方案淹没于浩瀚的篇幅中。

楼主所说,属于后者。我觉得这完全是沟通问题嘛。最好的沟通就是让代理人看过交底书之后面谈,我觉得面谈非常重要。打电话是根本不可能完全沟通的,电话里所提到的概念可能都互不相同。

所有申请全都面谈,这是不现实,碍于成本或者条件,只能打电话了。

我觉得此时的关键就是企业里面的专利人员了,IPR同志至少你应该清楚现有技术、技术问题、技术方案。虽然你不写,但是你可以对代理人强调哪些技术更重要。
如果IPR只负责将研发人员的交底书专送给代理人的话,那我觉得也没必要设置IPR人员吧。
simo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8-4-23 17:28:33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提点建议吧。
1,很多发明人懒得看申请文件。我以前就遇到过,申请文件发给发明人,5分钟不到,就受到了确认邮件...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楼主通过各种手段让发明人要切实看申请文件。
2,发明人看不懂。个人认为,发明人至少应该对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把握。楼主可以告知发明人应该看什么,这样对谁都是一种解脱。至于权利要求,实在是有点专业了。经验丰富的发明人可能会提出有用的建议,大多数不懂或者半懂的发明人提出的意见会哭死代理人和楼主的!建议权利要求还是由楼主自己看吧。
3,代理人理解错了方案。如果上面两个途径还不能由发明人发现这个问题(尤其是权利要求是不是保护了发明要点,不管是代理人的说明书是自己写的还是copy的交底书),楼主可以要求代理人另写一份摘要,用白话(发明人能看懂的)简述本发明的要点,禁止copy权利要求。
希望上述几点对楼主能有帮助。
tshcayenne  新手上路 | 2008-4-23 18:34:36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谢谢楼上的建议!
由于我们公司开展专利工作时间也不长,很多东西都需要IPR自己摸索,像这次也是,发明人和代理人沟通不好肯定有我们IPR的责任,所以我们也想到论坛来寻求大家的意见,看看我们IPR应该怎么做来避免这种情况:
1、发明人要切实看申请文件,我们一直在这样要求,可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应该继续推动;
2、发明人应该看申请文件的什么地方,我们也是经常在跟发明人说别看权利要求,看说明书,尤其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就这样发明人还说看不懂,我们觉得还是发明人没有切实地去看申请文件,又回到第1点;
3、要求代理人另写一份白话的摘要,是个好办法,虽然增加代理人初期的工作量,但为了避免后续过程中返工也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我们公司现在的流程:发明人提交申请文件->IPR审核(内容不完整或发明点不明确的让发明人修改)->转代理人公司->代理人和发明人沟通定稿->IPR审核->确认递交,一开始我们曾要求发明人和代理人沟通过程中的邮件都抄送IPR,可申请量一大,审发明人确认后的稿都来不及,就更没时间去看沟通的邮件了,所以后来这条要求也就形同虚设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怎么看,发明人和代理人的沟通过程IPR需要参与进去吗?

跟大家唠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吧:发明人交底书中提供的方法步骤是abcd,代理人的申请文件中写的是acbd(独权),发明人提出疑问后,代理人的解释是acbd包括abcd,保护范围比acbd更大,发明人也不懂(就这点看来,我们IPR还需要对发明人做更多的培训和专利知识普及)加上非常信任代理人就确认了。代理人把稿子发给我之后,我也提出同样的疑问,代理人开始也说abcd在acbd的保护范围之内,后来实在说不过去了,又说他个人觉得acbd是比abcd更优的方案,所以对方案做了改进,最后我们要求修改申请文件,代理人也是极其不乐意。这样的情况倒是只出现过这一次,但这是我们委托某个大所(这个代理人据说在这个所地位还挺高)的第一个案子,就这样我们对这个大所彻底失去了信心。。。
loverworm  专利代理人 | 2008-4-23 21:09:31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tshcayenne wrote:
谢谢楼上的建议!
由于我们公司开展专利工作时间也不长,很多东西都需要IPR自己摸索,像这次也是,发明人和代理人沟通不好肯定有我们IPR的责任,所以我们也想到论坛来寻求大家的意见,看看我们IPR应该怎么做来避免这种情况:
1、发明人要切实看申请文件,我们一直在这样要求,可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应该继续推动;
2、发明人应该看申请文件的什么地方,我们也是经常在跟发明人说别看权利要求,看说明书,尤其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就这样发明人还说看不懂,我们觉得还是发明人没有切实地去看申请文件,又回到第1点;
3、要求代理人另写一份白话的摘要,是个好办法,虽然增加代理人初期的工作量,但为了避免后续过程中返工也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我们公司现在的流程:发明人提交申请文件->IPR审核(内容不完整或发明点不明确的让发明人修改)->转代理人公司->代理人和发明人沟通定稿->IPR审核->确认递交,一开始我们曾要求发明人和代理人沟通过程中的邮件都抄送IPR,可申请量一大,审发明人确认后的稿都来不及,就更没时间去看沟通的邮件了,所以后来这条要求也就形同虚设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怎么看,发明人和代理人的沟通过程IPR需要参与进去吗?

跟大家唠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吧:发明人交底书中提供的方法步骤是abcd,代理人的申请文件中写的是acbd(独权),发明人提出疑问后,代理人的解释是acbd包括abcd,保护范围比acbd更大,发明人也不懂(就这点看来,我们IPR还需要对发明人做更多的培训和专利知识普及)加上非常信任代理人就确认了。代理人把稿子发给我之后,我也提出同样的疑问,代理人开始也说abcd在acbd的保护范围之内,后来实在说不过去了,又说他个人觉得acbd是比abcd更优的方案,所以对方案做了改进,最后我们要求修改申请文件,代理人也是极其不乐意。这样的情况倒是只出现过这一次,但这是我们委托某个大所(这个代理人据说在这个所地位还挺高)的第一个案子,就这样我们对这个大所彻底失去了信心。。。

这点是不能迁就的。

如果写完的申请文件大家基本都能看懂,仅仅是术语不清楚,那就是写得好的,如果看完了还要问一堆为什么,就写的不到位。

有些是结合附图去理解的,根据情况可以不写。
日月草  注册会员 | 2008-4-23 21:55:32

Re:企业专利工作问题求助!

企业的专利工程师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是代理人和发明人的桥梁。最好,规定代理人和发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件的确认必须通过专利工程师。
原因如下:1.在此期间专利工程师可以很好的掌握专利撰写的进展和撰写的质量。
                   2.就个人的经历,有些发明人因为对专利申请书格式的不了解和自身研发工作的压力,有时会匆匆确认邮件。

        难免因为技术交底书的描述含糊和代理人的理解偏差发生撰写的技术方案并不是发明人所要表述的。所以,专利工程师最好大致的了解所提交专利的技术细节,在撰写沟通的每个环节,都起到核查和监管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向代理人和发明人反馈。如果这篇专利在申请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 ,领导大多会把责任归结到专利工程师那里,所以专利工程师在企业的专利申请过程中就要严格把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