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2024-10-4 10:23
580
一、问题背景公司近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了一些法律问题。以下是两个实际案例:
  • 案例一:项目经理发现,客户现场更换的某备件(该备件属于我们设计产品的一部分,且有我们公司的图纸,并非通用件)并非从我们公司采购,但备件上标有乙方的名称,表明乙方将我们设计的产品出售给了甲方,构成违约。
  • 案例二:项目经理在乙方工厂发现,我们下单的6台设备中,乙方多制造了一台设备,并且该额外设备被乙方直接出售给了我们的客户,违反了合作协议。

这些案例表明,乙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严重的合规问题。
二、现行解决方案公司当前的解决方案是增加法务人员,一方面加强对乙方的法律诉讼管理,另一方面增加与乙方签订的合同数量。然而,这种方法并非最佳选择:
  • 合同数量庞大,内容复杂,甚至公司自身都难以全面审阅,乙方更不会认真阅读这些合同。
  • 实际上,在甲方与乙方之间,格式合同几乎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对等现象,乙方一般无权要求修改格式条款。类似的情况在购房、购车、通信等领域非常常见。
因此,公司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从根源上管理法律风险,而不是仅在出现问题后才采取行动。
三、改进方案:建立法律风险前置管理体系依据“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公司应像对待质量管理一样,将法律管理纳入供应商的管理流程,具体措施包括:
1. 供应商的分类管理根据技术或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将供应商分为不同的管理等级,分别采取相应的法律管理和审查措施:
  • A类供应商:涉及核心技术的部分应由公司自行生产和装配,不宜外包。(据悉,公司目前已经开始执行这一策略。)
  • B类供应商:对于整机外包的项目,尽可能减少外包分配,降低风险。
  • C类供应商:若甲方提供图纸外包加工,则应将图纸作为保密文件处理,并签订保密协议。
  • D类供应商:对于采用乙方标准产品的项目,甲方使用的产品型号清单应纳入保密协议的范畴。
2. 定期法律培训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确保其了解违反合同、保密协议及知识产权条款的风险:
  • 新供应商:在加入初期即进行全面培训。
  • 重要供应商(尤其是A类供应商):需定期接受法律培训,内容包括:
    • 法律风险和后果:乙方违约后甲方将追责,违约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将非常严重。
    • 共赢生态的建立:公司与供应商应合作共赢,违约将破坏这一生态,使乙方失去未来的订单机会。
3. 知识产权保证金制度在特定项目中,要求乙方支付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保证金或提供保函,以保障甲方利益。一旦乙方违约,甲方有权没收这部分费用。
4. 定期法律风险评估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法律风险评估,包括现场检查,以确保其遵守相关协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四、总结通过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法律培训、保证金制度及风险评估,公司可以将知识产权的风险前置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损失。只有通过双方达成共识并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才能确保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zhanguoru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