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上海知识产权\"第一人\"聚首讲\"故事\"30年变化一言难尽

  首批专利的申请者、首位知识产权法官、首位专利代理人……前天(10月27日),上海知识产权事业的多位“第一人”难得地聚在一起,共同回顾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从萌芽到逐渐确立,与过去30年历程息息相关。从当年国内根本没有专利的概念,到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一步步建立完善专利、商标、版权制度,再到如今知识产权的价值越来越获得认同,30年的感受太强烈。
   
  最具“第一人”特征的,是上海首位专利申请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章云祥。在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施行当日,他成为上海首批递交专利申请的发明人之一。
   
  章云祥清晰地记得,当年的专利申请过程还不那么“专业”,申请所需的法律文件都是他和同事们自己写作、打印、递交的——因为根本还没有律师事务所或专利代理机构。申请后,他亲赴北京,当面接受专利审查员的提问。如今这个程序已不复存在:当年,我国专利制度刚刚起步,全国专利申请量不大,审查员还有时间一一面谈;现在,中国每年的专利申请(此处指“发明专利申请”——编者注)已达20万件。
   
  有意思的是,在章云祥递交首个专利申请的同日,在他身后排队等着交申请的另一位“老专利”前天也来到现场。他就是如今上海第一所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
   
  1994年,上大同北大一起成立了国内最早的知识产权学院,陶鑫良是副院长。如今,上海已有3所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其他高校的类似专门教育研究机构还有9家,由此汇聚了一大批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在国内属领先水平。10多年来,上海高校培养了数千名知识产权本科生、数百名硕士和数十名博士。
   
  其实陶鑫良的本行,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材料学。和许多同辈人一样,他的学问积累和造诣是随着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逐步建立的。陶鑫良记得,自己听的第一堂专利法讲座,主讲人是如今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的董事长须一平。前天,须一平也来了。
   
  在前天到会的诸位“第一人”中,须一平是唯一完整经历30年“专利风云”的代表。1978年,我国开始筹备建立专利制度,因为缺少人才,中央在京郊怀柔办了个学习班,须一平被派去学习,随后到美国考察。
   
  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初衷之一是在对外开放中与国际接轨,让海外投资者的知识产权在中国得到承认。1984年,经政府批准,须一平建立了上海专利事务所,成为国内第二家涉外专利代理机构。
   
  须一平说,专利所成立后一直是艰苦创业,多年后依然“寄人篱下”——在一所中学礼堂办公。1990年代初,有外国代表团到访,在他们拍的照片上,专利所招牌旁有个“醒目”的修车摊——对方怎么都找不到更好的拍摄角度了。在开业之初的两年,专利所代理的专利、商标案加起来不到1000件,而现在每年都超过1万件。
   
  回顾历史,就像是看一段老电影,总有奇妙的感受。上海首位知识产权法官、如今的第二中级法院副院长吕国强,上海首批知识产权律师、如今拥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的朱妙春也都讲述了各自的故事:从当初知识产权法官因身着“解放军式制服”出庭而被国外原告大呼“看不懂”,到如今上海法院的知识产权庭日益与国际接轨;从当初的专利诉讼少而简单,到如今案情复杂、种类丰富……30年的变化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第一人”们更看重如今和将来。他们不但寄望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也希望社会、特别是国内企业更善于利用知识产权。
   
  去年,章云祥获得了自己的第八个专利授权。他说,30年发展虽然快,但整体上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依然很有限,这一问题必须重视,这事关民族产业是否能在当前条件下得到保护。“抓斗大王”包起帆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目前外国人在华申请专利非常多,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到海外申请专利,让创新成果走上国际舞台。
   
  “30年我们培养了很多学生,但我担心‘墙里开花墙外香’,因为太多优秀人才目前正在为外企服务。”陶鑫良说。知识产权的30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有更多挑战需要我们妥善应对。(文汇报 记者 张懿 赵涛)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madsun  认证会员 | 2008-11-5 22:09:12

Re:多位上海知识产权"第一人"聚首讲"故事"30

各式各样的“第一人”是不是都注定了要一辈子生活在充满争议的氛围中?
广告位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