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考试缘何逐年升温
[center][/center]
第10次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于2008年5月12日启动,报名工作将于6月10日结束。6月5日,记者从北京、上海、武汉、沈阳等考试报名点了解到,这些报名点的报名人数已基本上与2007年持平,预计到报名截止那天,今年的报考人数又会有新的突破。
我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始于1992年,从1992年到2004年每2年举行一次。为了适应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从2006年以后改为每年举行一次。截至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共举行了9次。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了解到,2000年前,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在每年维持1000~2000人,2002年和2004年有了较快的增长,分别达到了4450人和7804人。报名参加2007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人数与2006年的8594人相比,没有受到考试频度增大的影响,仍然达到了8326人。在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拥有博士后学历的为4人,博士学历的为145人,硕士或同等学历的为1115人,本科或同等学历的为5799人,大专或同等学历的为1263人。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2007年全国通过考试的共有610人,通过率只有12%。
对此,研究专利代理人考试已有近20年的资深专家、培训考生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已有16年经验的天津大学江镇华教授指出,我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逐年升温,一方面侧面折射出我国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正逐年升温,另一方面折射出专利代理这个行业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专利代理,是指接受专利申请人或发明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专利代理是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之一,它贯穿于做出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审批授权、专利保护和专利实施的全部过程。专利代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维护的好坏,影响着专利审查授权的质量和效率。
专利代理业的一项主要职能是替专利发明人代理专利申请,帮发明人将自己的发明成果转化成为自主知识产权。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有数十万件专利申请,总代理率达70%。随着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长率进一步增大,专利申请的代理业务量也将随之增大。
除了代理专利申请之外,专利代理人还参加了国内、国际专利纠纷案件的处理和诉讼,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我国加入WTO以后,不仅国内的专利纠纷案件呈直线上升之势,国外跨国公司则更是高举专利大棒频频向我国企业发难。我国汽车、摩托车、农用机械、电池、电视、手机、DVD、MP3、化工材料、医药、食品、文具、木地板等行业纷纷遭遇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除少数专利代理机构改制稍缓之外,大部分专利事务所通过脱钩改制已经建立了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体制。伴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专利事业的专利代理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度被人们认为是“金领行业”、“朝阳行业”。目前,全国专利代理机构已达600家,全国具有专利代理资格的有近1万人,但真正从业的专利代理人只有约5000人。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专利代理机构的脱钩改制推动了专利代理业的第一次发展,那么,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即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会给我国专利代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启动于2004年,至今已有4年。2008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预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2008年之内将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而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参与。
这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明创新的扶持政策,大大激发了广大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最近几年,专利申请量的连连攀升便可见一斑。
自1985年4月1日专利法实施到2000年1月1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达到第一个100万件,用了14年零9个月的时间;到2004年3月17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万件,第二个100万件用了4年零2个月的时间。到2006年6月27日,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00万件,第三个100万件仅用了2年零3个月的时间,比第一个100万件缩短了12年半,比第二个100万件缩短了近2年。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呈加速度的方式增长,这无疑拓宽了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市场空间。
(文/《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记者 彭耀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