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诈骗盯死非职务发明人  类似案件多发暴露我国非职务发明保护薄弱环节

    “专利诈骗的对象几乎都是非职务发明人。”

    “我国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历来挺高,但市场前景远不如职务发明。”

    记者1月17日从有关部门获得的这两条信息,反映了目前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领域的现状。

    发生在专利领域内的诈骗为什么瞄准了一类人?我国非职务专利发明保护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保护?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

    拉大旗作虎皮

    专利诈骗以国务院名义进行

    最先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一起听起来颇有“来头”的专利诈骗案。

    这起北京警方刚刚破获的专利诈骗案,竟是冒用国务院名义进行的。涉嫌诈骗的买聪聪等5名犯罪嫌疑人现已被警方抓获。

    据介绍,去年11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纸公函发往公安部,反映有人冒用国务院名义,伪造国务院公章,涉嫌专利诈骗。很快,此函被转到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总队立即派出侦查员会同丰台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展开了侦查。

    最先揭开此事的是河北省邯郸市一个叫闫慎质的非职务发明人。

    那是2007年10月的一天,闫慎质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专利转化与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的电话,这个人说,协会于2007年12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专利品牌战略高层论坛”,论坛将负责帮助专利权人转化专利项目、进行专利评奖并有国家高层领导出席等,邀请闫慎质参加。

    闫慎质一听,挺动心的。“自己的烧伤药专利一直搁着,这也许是个机会。”他提出,先给他传真一份文件,他想看看再说。

    很快,闫慎质收到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知”,其附件是一份安排周密的论坛日程,与会者要缴纳500至6800元不等的会费,会费直接汇到户名为李传刚的账户上即可。

    在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知”中,赫然写道:“现任命中国专利转化与保护协会为‘中国专利品牌战略高层论坛’主办单位”,并“承诺”:

    负责帮助专利权人转化专利项目,为其寻找合适的生产方及对接商,安排专利权人与企业高层直接洽谈对接;

    与会专利权人将有机会参与相关法律的拟定,让其自己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以后再次上当受骗;

    要求中国专利转化与保护协会带领专家组为参会专利权人评奖,分别有一二三等奖和各个单项奖,最高奖金不得超过百万元,最低不得低于二十万元;

    届时会安排国家高层领导出席,与专利权人面谈专利转化的事宜,为专利权人开辟绿色的专利转化通道,帮助其尽快转化专利项目;

    如在会期间专利权人不能转化其项目,我们将安排国有企业,对其项目进行收购,价位不得低于其专利实际价值的七成;

    为专利权人安排免费展台,提供律师及翻译,帮助与会专利权人的项目转化工作,让其顺利转化专利项目……

    就是这样一份不符合常理、明显离谱的传真件,打动了老闫。在与电话那头的人讨价还价之后,他往对方指定的户头上汇了2500元“会议费”。

    闫慎质说,他把钱汇出去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他不断地在网上查询,怀疑自己可能上当了。于是,他拨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举报电话。

    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到举报后,证实“中国专利转化与保护协会”这一机构并不存在。因事件涉嫌伪造国务院公章,涉嫌诈骗,影响极为恶劣,为防止恶劣影响进一步扩大,国家知识产权局商请公安机关迅速查处。

    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取款人是在北京市丰台区一邮政储蓄所开的户,开户人为李传刚,取款人为一名叫买聪聪的男子。至此,确定买聪聪为涉案嫌疑人。

    据嫌疑人交代,自2007年8月以来,他购置电脑、电话并纠集其他4人,在丰台区一住宅内,编造了子虚乌有的“中国专利转化与保护协会”,并伪造了“国务院令”,制作了“中国专利品牌战略高层论坛”网页,专门诈骗那些获取了专利权的事主。现已诈骗130余人,获得赃款17万余元。

  发案数下降明显

    高压打击下不乏顶风作案者

    据记者了解,由于事关广大专利权人的切身利益、专利制度的运行和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多年来,知识产权系统及公安等有关部门始终高度关注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2005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吉林省长春市组织召开了打击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会议,总结了打击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的经验,研究提出了遏制此类现象的措施,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2007年2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假借专利评奖等手段进行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对集中打击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进行全面部署,并建立了打击涉及专利诈骗行为的长效机制。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近些年,我国专利诈骗案发数量明显下降,但仍不乏顶风作案者。”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2007年7月,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判决叶国华、丁红霞夫妻犯诈骗罪,一个拘役4个月,处罚金5000元;一个拘役6个月,处罚金2000元。

    为什么判他们?因为这对夫妇伪造“国家专利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委员会”,并以这两个“委员会”的名义,根据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上获取的专利权人信息,雇请一些在校学生为其抄写信封,向专利权人邮寄“专利获奖通知书”,要专利权人支付所谓的“专家评审费”。据叶国华的银行账户显示,先后有30余人汇款,涉案金额3万余元。

    发生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另一起案子,利用的是专利权人谋求专利转化的心理。

     李某、陈某二人注册了3家公司,招募了16名业务员。其间,陈某向业务员教授了诈骗方法:让业务员和专利权人联系,称有外商看好其专利,准备进行投资,从而诱使专利权人先行交付市场评估、翻译等费用。在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骗取了190余人“立项费”、“报告费”等共81万余元。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1/18/content_7447929.htm
分享到 :
0 人收藏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王海  注册会员 | 2008-2-1 01:21:21

Re:专利诈骗盯死非职务发明人 以国务院之名行诈骗之实

为何出现这摸多的骗子?给送到沙漠地带去,消减点人口吧
广告位说明
张东阳  新手上路 | 2008-2-8 22:40:27

Re:专利诈骗盯死非职务发明人 以国务院之名行诈骗之实

Re:专利诈骗盯死非职务发明人 以国务院之名行诈骗之实
xiang082  新手上路 | 2008-4-9 18:26:30

Re:专利诈骗盯死非职务发明人 以国务院之名行诈骗之实

王海 wrote:
为何出现这摸多的骗子?给送到沙漠地带去,消减点人口吧
恩这个想法很好,最好让他们别回来了,真的败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