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实在没想到我的问题会引发大家这么深层次的讨论,呵呵~~~不管怎样,花了时间看帖子,花了精力敲字回复,真心感谢上面所有人的回复!
信息量很多,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辨认真伪、有利与否,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很好的一个平台!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德国华孙事务所 wrote:针对\"mislen\"站友的问题,我需要先介绍一下在欧洲专利或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人员。就德国来说,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人:
*德国专利律师 (Patentanwalt)
*欧洲专利律师 (European Patent Attorney)
*德国律师 (Rechtsanwalt)
*专利工程师
德国专利律师的权限包括为客户代理德国专利商标局和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的一切程序,主要包括和德国发明专利、德国实用新型、德国外观设计和德国商标相关的申请、异议、无效程序。同时,一般来说只要德国专利律师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提出申请,不用考试就可成为欧洲商标和外观设计律师(European Trademark and Design Attorney),可以为客户代理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的欧共体商标和注册式欧共体外观设计事宜。德国专利律师绝大多数都具备理工科研究生学历并在工业界有至少一年的实践技术经验。德国专利律师的整个培训包括在专利律师事务所26个月的工作经历、在德国专利律师协会指定的远程大学学习两年的法律、以及在德国专利商标局2个月和在德国联邦专利法院6个月的实习和培训经历,最后需要通过德国专利律师考试。
欧洲专利律师的权限(仅)为替客户代理欧洲专利局的欧洲发明专利的申请。在欧洲没有统一的欧洲实用新型。此外,欧洲专利律师并不能代理注册式欧共体外观设计事宜。而且,欧洲专利授权以后,如果想对其德国部分在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起无效诉讼,则不能由欧洲专利律师代理而应该由德国专利律师或德国律师代理。欧洲专利律师也具备理工科的背景,一般需要至少3年的专利代理实践经验,并需要通过欧洲专利律师考试(EQE)。
德国律师可以代理所有上述事宜。德国律师拥有德国大学的法律文凭,并需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在两次国家考试之间有两年的实习期。特别是德国各地方法院的专利侵权诉讼需要由德国律师代理,但因为德国律师一般没有理工科背景,所以在发明专利侵权诉讼中往往需要德国专利律师的协助(往往在收到侵权控告后会由德国专利律师在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起无效诉讼)。
专利工程师不能代理任何事宜。但往往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参加考试成为欧洲专利律师。
谢谢你的回复!
我个人对德国专利律师很感兴趣,只是不知道这个考试对德语的要求到什么样的程度。平时写的德语错误总是很多,尤其是各种词尾。很佩服你这么年轻就拿到了Papantanwalt的资格。有机会要多向你讨教一下。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miafey wrote:其实我说的那些并不是针对你上面那段话的,呵呵,所以你会觉得关联性不大
引用你那段话是因为你说了如果有人有不同看法也可以提出
我的第一段是针对之前的网友说的,大所=300+,欧洲这边这种规模的所很少,本来这里国家小人少,不能用中国人的标准来判断规模。另外这里的服务主体其实是medium size的律所,普遍来说律所的质量都不错,不像很多国内的所,良莠不齐。总的职业道德都不错,区别只是专业侧重和业务发展的特点
后面我是针对上面的对于难度不大的申请大所小所差别不大来讲的
其实都不是“不同看法”,只是一点“补充意见”
因为你之前也说了,那样的看法“符合一般人的常识”
所以我补充说这些,在我接触的中国客户中,很多其实都抱有同样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申请的费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但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一个filing阶段的service charge。因为一个申请最后要花多少钱,事先是无法进行精确估算的。
至于你说的例子,抱歉我是从业人员,这样的例子势必要涉及到其它的律所,这样的例子我没法举,呵呵,欧洲这里对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规定非常严格,我只能说自己,不能说别人。。。。我理解你说的,如果你是客户的话,这样的说辞还缺乏说服力。但是我在博派是个人的身份,而不能代表我们所。我和上面那位德国所的同仁不一样,我既不是我们所的法人也不是合伙人,所以我只是发表个人看法,本身就不是以你为客户来说的。如果你是客户的话,我对你也缺乏相应的了解。我不可能准备一套说辞,对任何客户都适用,所有的客户都觉得我说的很有说服力,呵呵。如果你是客户的话,我必然得了解你的需要,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讨论合作的问题。现在这个阶段必然只能泛泛而谈,你说是吗?呵呵
原来如此,我说呢,敢情你要说的本就和我的话没什么直接关系。
“申请的费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但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一个filing阶段的service charge。因为一个申请最后要花多少钱,事先是无法进行精确估算的。”
对于这一段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这句话。到底如何做这个判断呢?因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而在专利未经受诉讼等考验之前这样的判断是很难得到检验的。所以一直是我自己在写案子时非常注意的一点。不知道“miafey”这位同仁是否能指教一二?
PS:我似乎把这楼给带歪了。希望LZ别见怪!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informatik wrote:原来如此,我说呢,敢情你要说的本就和我的话没什么直接关系。
“申请的费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但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一个filing阶段的service charge。因为一个申请最后要花多少钱,事先是无法进行精确估算的。”
对于这一段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这句话。到底如何做这个判断呢?因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而在专利未经受诉讼等考验之前这样的判断是很难得到检验的。所以一直是我自己在写案子时非常注意的一点。不知道“miafey”这位同仁是否能指教一二?
PS:我似乎把这楼给带歪了。希望LZ别见怪!
不算一些公司搞农村包围城市这种包围战略的话,我觉得国内决定申欧洲的,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专利了。我觉得不能太考虑实申阶段的费用。如果想省钱,可以明说。那么律师也会尽量采用保守的策略答复。好律师、律所就算每小时收费贵一点,也往往是物有所值的。质量主要看对方提供的建议是否能够最好的维护客户的利益。修改建议应该有一种一字拨千斤的感觉,而不是加入大量限制。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Informatik\"你好,讨教真谈不上,大家彼此交流一下信息都能互相学到东西。凭心而论,德国专利律师的培训对德语的要求确实很高,特别是两年法律的学习和在联邦专利法院的培训。最后阶段考试很多,而且都是四五个小时的案例分析。我那一届其实只有我一个母语不是德语的。
我当时利用晚上的时间上了很多德语课,一直上到了歌德学院德语小语言证书(KDS)的复习考试课。所以有决心和毅力并且花功夫的话,还是可以对付的。毕竟中国人一般也都比较勤奋。
你应该也是在德国知识产权界工作吧。如果在慕尼黑或者来慕尼黑的话我们可以见面聊一聊。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TO: 华孙谢谢你的解释!
我之前在国内做的是代理人,包括撰写和翻译。但是一直觉得自己的语言和专业水平都很需要提高,所以来到德国继续读书。现在还没有毕业,所以算不上在德国的知识产权界工作。
经常来这里是以前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主要是自己真的很喜欢这个职业,也觉得比较适合。所以以后也愿意继续在这方面发展。
因为自己对德国这方面的了解所以看到你的履历以后觉得很佩服,相信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多聊聊。
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好的,\"Informatik\"站友。我来德国已经很多年,对国内的专利代理工作了解不多,所以有机会见面的话正好可以和国内同行互相了解一些信息。如果你在德国毕业的话,也可以尝试在德国所工作一段时间,亲身了解一些欧洲知识产权代理工作的情况。Re:想找几个美国,欧洲当地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的代理机构
informatik wrote:原来如此,我说呢,敢情你要说的本就和我的话没什么直接关系。
“申请的费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但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一个filing阶段的service charge。因为一个申请最后要花多少钱,事先是无法进行精确估算的。”
对于这一段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应该结合成功率以及最后申请的效果来判断”这句话。到底如何做这个判断呢?因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而在专利未经受诉讼等考验之前这样的判断是很难得到检验的。所以一直是我自己在写案子时非常注意的一点。不知道“miafey”这位同仁是否能指教一二?
PS:我似乎把这楼给带歪了。希望LZ别见怪!
呵呵,下面有一位网友已经代替我回答了。那位网友应该也是国外从业人员,所以我们俩感觉是类似的。一般国内在欧洲申请的专利都是比较重要的专利,因为欧专局规费很高,国外的律师费也不便宜,海外专利不像国内专利,很多是申请经费或者报项目的需要,如果没有商业价值,不太可能去花这个时间和代价。因此其实filing阶段的费用并不是最主要的。据我所知,绝大部分的所对于filing阶段的律师费都愿意提供折扣的。但是国内申请人能够明白看到的可能也就是递交阶段的费用,因为后期审查阶段等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事先没有办法给预算。所以很多申请人靠律所给出的递交阶段的固定收费来衡量费用高低,其实有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欧洲专利实施里面其实有很多套儿,不小心钻进去,到了后期会不得不限制权项的保护范围。好的律所应对审查报告都是有前瞻性的,而不是这次提出了哪几个问题解决了就算完。
而且其实欧洲这边律所的业务方式,也都是很灵活的,不像大家想象的这样,好像没有变通的余地。如果客户有需要的话,可以按照节省花费的模式运行,也可以给一个案子定一个封顶的费用,方便客户进行预算。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针对每个客户处理的手法也不同。中国的客户一般都很cost sensitive,但是其实有些国外的客户,甚至我们也遇到过中国的客户,对于费用不是特别在意的,所以其实合作的方式都可以谈,不是固定不变的。
另外我也感觉,中国的客户对于按小时计费的方式都不太习惯接受。不过在欧洲,这是业内通常的处理方式,而且欧洲这边职业素养一般都很好,按小时计费都是比较诚实的。很多所,比如我们所,客户有需要的话,都可以列出小时计费的明细,客户可以看到干什么事情用了多少时间,一目了然。欧洲这里很多所的历史都很久了,也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well established的律所,不会在这方面对客户耍滑头的,这点大家应该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