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lou 发表于 2009-12-14 23:34:58

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这两个定性,可以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于创造性的判断。
如果算技术启示,那就破坏了发明的创造性;
如果算技术偏见,那就证明了发明的创造性--在没有其他破坏例的前提下。

审查指南里面就这么一段话,提到了“技术偏见”:

“5.2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
    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某个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某个技术问题普遍存在的、偏离客观事实的认识,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可能性,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如果发明克服了这种技术偏见,采用了人们由于技术偏见而舍弃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技术问题,则这种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例如】
对于电动机的换向器与电刷间界面,通常认为越光滑接触越好,电流损耗也越小。一项发明将换向器表面制出一定粗糙度的细纹,其结果电流损耗更小,优于光滑表面。该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具备创造性。


就说这个例子吧,“人们都知道越光滑接触越好”(命题A),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都知道越粗糙接触越不好”(命题B),
--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A、B是等价命题。

那么后一句话(命题B),是不是公开了“把换向器表面作得粗糙些”的技术方案呢?
--这种相反的方法、导致认识中不利结果的方法,会不会成为一种技术的启发呢?
八成有人,就喜欢反着理解,或者理解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样,就偏偏从命题B得到了技术启发呢?
(非贬义,就象有的考生看到2009务实卷无效题目中,对比文件1提到“气囊和振动器不能合用”反而得到“二者能合用”的技术启示一样)
那不就说明了命题B事实上公开了“把换向器表面作得粗糙些”这种方案,
由于命题A跟B是等价的,
所以有:命题A本身就公开了“把换向器表面作得粗糙些”这种方案;
那么,换向器的例子就没有创造性了,这就跟审查指南的结论矛盾了。

显然,反向描述不成其为正向理解的“技术启示”,不能破坏后者的新颖性、创造性。
这样的思路,才能跟审查指南不发生矛盾。

09务实无效题,“‘枕头+气囊+振动器’不实用”的观点(严格说是“‘气囊+振动器’不实用”的观点)是否破坏“枕头+气囊+振动器”的创造性,就是一个热议的问题。
即便抛开09年考试来讲,这种问题发生的还是比较频繁的,
因为在传统的偏见的语言描述中,把其中一些名词、副词等语言要素排列组合一下,可能就变成了真理了。
于是,在清楚了真理的基础上看问题,很容易把这种偏见的描述语言,认为是有启示的。

ipfans 发表于 2009-12-15 04:17:36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人们都知道越光滑接触越好’(命题A),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都知道越粗糙接触越不好’(命题B),
--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A、B是等价命题。”

这里命题A和命题B不是等价命题,命题A的等价命题是
“人们都知道接触越不好越粗糙”(命题C)

binglou 发表于 2009-12-15 05:06:45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ipfans wrote:
“‘人们都知道越光滑接触越好’(命题A),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都知道越粗糙接触越不好’(命题B),
--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A、B是等价命题。”

这里命题A和命题B不是等价命题,命题A的等价命题是
“人们都知道接触越不好越粗糙”(命题C)

命题c作为命题a形式上的逆否命题,固然跟a是等价的;
但命题b也是跟a等价的,理由如下:
由“‘人们都知道越光滑接触越好’(命题A),
可以得到:
接触良好指标y=f(x),x是光滑指标,f( )是增函数;
那么继而可以得到:
当x减小的时候,y也减小,
表述成自然语言就是: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都知道越粗糙接触越不好’(命题B)”

tiger1 发表于 2009-12-15 17:05:02

景运嘉文 发表于 2009-12-15 17:09:53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虽然我没有参加考试,但我觉得显然不能以技术偏见来答题。
呵呵。
因为举证技术偏见,非常困难,而无技术偏见的举证,却非常容易。有的网友已经说了,不能说是技术偏见。我同意。

如果同一对比文件,即有正面教导,又有反面教导,则认为没有启示。就是这样。

景运嘉文 发表于 2009-12-15 17:15:23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楼主。
你的逻辑错误。
呵呵。
你的命题是:
若P,则q,为真。
从这个命题,无法推出:
若非p,则非q,也为真。
但可以推出:
若p,则非q,为真。

同学,你的逻辑学得不好哦!
呵呵。

binglou 发表于 2009-12-15 23:58:25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tiger1 wrote:
楼主哥们,你已经走火入魔了

如果让非IP行业的人来博派看看,估计可以把80%人评价为“走火入魔”

binglou 发表于 2009-12-16 00:13:43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景运嘉文 wrote:
虽然我没有参加考试,但我觉得显然不能以技术偏见来答题。
呵呵。

一定程度上来说,本帖讨论的是“反向教导算不算技术偏见”,不是“ ‘枕头中的气囊抵消振动’算不算偏见”。
这两个主题区别在于,后者目前还有争议,以争议来解决争议,希望不大。
前者是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挖掘一下。

景运嘉文 wrote:
因为举证技术偏见,非常困难,而无技术偏见的举证,却非常容易。有的网友已经说了,不能说是技术偏见。我同意。

D1是“技术偏见”的证据,那么什么是“无技术偏见”的证据呢?总不能是参与本讨论的人(人证)吧?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应该代入自己在其后形成的知识,而应该用“普通技术人员”在申请日的眼光看待问题。

景运嘉文 wrote:
如果同一对比文件,即有正面教导,又有反面教导,则认为没有启示。就是这样。

关于枕头中的气囊能不能配合振动器:
D1 没有正面教导,只有反面教导;
D2 没有任何该类信息
这种情况怎么认定?

binglou 发表于 2009-12-16 01:05:00

Re: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

景运嘉文 wrote:
楼主。
你的逻辑错误。
呵呵。
你的命题是:
若P,则q,为真。
从这个命题,无法推出:
若非p,则非q,也为真。
但可以推出:
若p,则非q,为真。

同学,你的逻辑学得不好哦!
呵呵。

事实上,我没有看懂你的答复:(
你是不是认为我的结论如下
命题1 “由‘p=>q’不能推出‘!p=>!q\'”;
命题2 “由‘p=>q’可以推出‘p=>!q\'”;

我认可命题1。
我否定命题2,回顾我此前发帖,应该不会造成这种误会,如有,请指出:)

或者,你的看法跟ipfans一样吗?如果一样,那我也作同样答复。
鉴于这个问题你跟ipfans都有涉及,我把前述回复再深入一下;

无论是命题1还是2,或ipfans提到的命题A或C,都不足以解决我在1楼的结论,
因为还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其他条件:
y=f(x)是x单调增函数,x到y的映射是一一映射(或一多映射)。
所以,p和!p的关系,不足以表达“增加”和减小“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
当x\'=x+deltaX,deltaX>0时;
有y\'=f(x\')=y+deltaY;
由函数的单调增加性,可知deltaY>0;

于是可以得到:y\'-deltaY=f(x\'-deltaX);
这个公式表达的意思就是:光滑度减小(即粗糙度增加)导致接触性能降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反向教导(描述)算技术启示,还是技术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