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闻] 法院系统与国知局越行越远。。。。。。

2012-4-12 18:44
1171160
以下报道来自:http://www.chinaiprlaw.cn/file/2012041223578.html



最高法院裁定驳回专利复审委一起再审请求:权利要求书修改方式不仅限于“三种方式”


不久前,在最高法院在一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再审的案件中,明确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修改方式的法律适用问题,支持了被申请人江苏先声公司抗辩意见。最高法院经审查认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的修改在满足修改原则的前提下,其修改方式一般情况下限于权利要求的删除、合并和技术方案的删除三种方式,但并未绝对排除其他修改方式。被申请人的修改,未超出争议专利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更未扩大原专利的保护范围。对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的再审理由裁定予以驳回。


案外人上海家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化公司)于2003年9月1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名称为“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复方制剂”的发明专利(即本案专利),并于2006年8月23日被授权公告。本案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如下:“1、一种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是以重量比组成为1∶10-30的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厄贝沙坦为活性成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各种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适用于伴有心血管重构的高血压患者,肾性高血压、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或伴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治疗。”本案专利说明书第三部分“试验结果”表5(第9页)的“9种剂量组合及相应的剂量比”中有A[sub]1[/sub]I[sub]30[/sub](1:30)的内容。该部分“复方对血压的影响”中有如下描述:“氨氯地平1mg/kg与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组合,仅在厄贝沙坦为30mg/kg时才呈现稳定持续的降压效应。”说明书第四部分“分析与结论”(第10页)中有“氨氯地平1mg/kg与厄贝沙坦30mg/kg的组方因降压效果稳定持久,用药剂量较小,故推荐为最佳剂量组合”的内容。第10页及第11页片剂制备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公开了氨氯地平2.500mg与厄贝沙坦75.000mg的组合以及氨氯地平5.000mg与厄贝沙坦150.000mg的组合。针对本案专利权,李平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2009年9月29日,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口头审理,家化公司当庭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文本,其中将本案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比例“1∶10-30”修改为“1∶30”。2009年12月14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1427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第14275号决定),认定家化公司提交的权利要求修改文本超出原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该反映比例关系的技术特征进行修改也不属于无效宣告程序中允许的修改方式,因此不予接受。故在原授权文本的基础上以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为由宣告本案专利全部无效。家化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维持第14275号决定。家化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诉讼期间,江苏先声公司、南京先声公司因受让本案专利而承继家化公司的诉讼地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家化公司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专利要求的修改符合相关规定,判决撤销第14275号决定,责令专利复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0月8日裁定驳回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再审申请。
最高法院在裁定书中认为:本案中,1:30的比值是专利权人在原说明书中明确推荐的最佳剂量比,将权利要求修改为1:30既未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更未扩大原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按照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观点,仅以不符合修改方式的要求而不允许此种修改,使得在本案中对修改的限制纯粹成为对专利权人权利要求撰写不当的惩罚,缺乏合理性。况且,《专利审查指南》规定在满足相关修改原则的前提下,修改方式一般情况下限于前述三种,并未绝对排除其他修改方式。二审判决认定修改符合《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并无不当,专利复审委员会对《专利审查指南》中关于无效过程中修改的要求解释过于严格,其申诉理由不予支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6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景运嘉文  版主 | 2012-4-12 18:50:46
最高法民三庭庭长蒋志培离任后,继任者显然不愿意认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法的解释。北京高院一直就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唱反调。这几年来,法院系统上下合力,推翻了不少复审委的判例。
现在,司法者以司法解释权、审判权,压制着行政的权力。这其实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代表着行政主导的格局慢慢发生了变化。司法者的权力在扩大。显然,我们无法约束司法,无法约束司法的独裁!!!
悲哀啊!
广告位说明
良心代理  专利代理人 | 2012-4-13 12:47:12
渐行渐远渐无书
系舟山樵夫  注册会员 | 2012-4-13 13:03:27
还是不要听风就是雨的好。
起码,在这个案子中,最高院还是理由更充足一些。“一般”就已表明肯定允许其他修改方式的存在,只是不便一一列出,列出三种,也只是为了规范,就像给个模板一样,而不是禁止还可以有别的方式。
法院本来就是最后救济手段,不受左右才是正理。
良心代理  专利代理人 | 2012-4-13 13:57:20

回 系舟山樵夫 的帖子

系舟山樵夫:还是不要听风就是雨的好。
起码,在这个案子中,最高院还是理由更充足一些。“一般”就已表明肯定允许其他修改方式的存在,只是不便一一列出,列出三种,也只是为了规范,就像给个模板一样,而不是禁止还可以有别的方式。
法院本来就是最后救济手段,不受左右才是正理。 (2012-04-13 13:03) 
那个

“一般”

“可以”

“须”等

写到法规文件里的时候,意义好像不同的吧?

您所说的情况,个人感觉,好像是在说“可以”
景运嘉文  版主 | 2012-4-13 14:02:33

回 系舟山樵夫 的帖子

系舟山樵夫:还是不要听风就是雨的好。
起码,在这个案子中,最高院还是理由更充足一些。“一般”就已表明肯定允许其他修改方式的存在,只是不便一一列出,列出三种,也只是为了规范,就像给个模板一样,而不是禁止还可以有别的方式。
法院本来就是最后救济手段,不受左右才是正理。 (2012-04-13 13:03)
上面我没有对个案进行评价。
我在上面没有讨论这个个案,谁对谁错。
总体上看,确实,国知局与法院系统的分歧越来越大。专利行政机关已经无法主导专利法律的实施了。
当然,我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审判权不应凌驾于行政权;司法解释也只是法院系统适用,行政机关没义务遵守司法解释;对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的解释权,属于行政机关。对于规章,法院只有两种选择,或者不参照,或者参照,而绝无参照后自行解释之权,更无权通过审判强迫行政机关采纳自己对规章、行政法规、法律的解释。
系舟山樵夫  注册会员 | 2012-4-13 14:15:17
审判权肯定凌驾于行政权上的,制度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
法院其实都不要强迫什么。
其实,中国已经够混乱的了,法院已经跟行政机关够协调的了,因此导致许多案件司法根本不独立,审判过程也成了形式。
景运嘉文  版主 | 2012-4-13 14:22:16

回 系舟山樵夫 的帖子

系舟山樵夫:审判权肯定凌驾于行政权上的,制度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
法院其实都不要强迫什么。
其实,中国已经够混乱的了,法院已经跟行政机关够协调的了,因此导致许多案件司法根本不独立,审判过程也成了形式。 (2012-04-13 14:15)
你的法律基础知识没学好。
我国的制度,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是同一位阶的,但都受制于人大的立法权。(请参宪法)
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昭之于宪法的。但我们国家不是三权分立国家。(请参宪法)
我也明确地发表对这个案子的看法吧!这个案子,就是法院系统,在抢夺对审查指南的解释权,审查指南是行政规章,应当由制定机关即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解释(请参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司法机关的滥权,在这个案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JH001  高级会员 | 2012-4-13 15:04:43
“一般地说”, 代理人应当为申请人/专利权人说话,对不对?

就此案来说,专利局方面追究的是,“修改的权利要求的特征必须存在于原权利要求书中”,这要看怎么理解。

法院认为“1∶30”包括在“1∶10-30”中,专利局认为不是。我个人认为,应该看看说明书,如果里面特别提到了“1∶30”,或者有“1∶30”的实施例,那么法院的说法可取,否则专利局的决定可取。

而且,即使目前这样,专利局依然有N多可能的理由去撤销这个权利要求。
良心代理  专利代理人 | 2012-4-13 15:17:12

回 JH001 的帖子

JH001:“一般地说”, 代理人应当为申请人/专利权人说话,对不对?

就此案来说,专利局方面追究的是,“修改的权利要求的特征必须存在于原权利要求书中”,这要看怎么理解。

....... (2012-04-13 15:04) 
首先,这是无效程序的问题而不是申请阶段的问题,所以,是复审委的问题,而不是专利局的问题。

不是说明书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复审委在无效阶段根本就不允许对技术特征进行修改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