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的概念 “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是“土特产”的法律化。它凝聚了数千年传承光大的人文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寄托了无数人的浓浓乡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地理标志的审核注册机关是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6条规定,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我国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地理标志注册申请,才能得到法律保护,进而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国际保护;遭遇侵权时得到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必要时得到驰名商标保护。 地理标志的保护体制 1985年,我国加入《巴黎公约》,履行保护地理标志的国际义务,明确将地理标志纳入商标法律保护体系,国家工商总局开始以行政手段保护地理标志。200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一步赋予工商部门注册、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定职责。 在全省工商系统的支持指导下,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注册地理标志249件,位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一。 发展地理标志的重要意义 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地理标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指数已达0.306,地理标志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地理标志注册前后价格平均提高了50.11% ,地理标志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总收入的65.94%。地理标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值带动比达到 1:5.20,就业带动比达到1:3.34。 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有利于形成地域主导品牌和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特色商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关系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关系到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利益甚至国家的重大利益。 培育地理标志 建设品牌强省 近年来,全省工商系统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积极发挥牵头和职能作用,采取多项举措,大力培育地理标志,促进地理标志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建立健全全省地理标志孵化库。省工商局先后制发了《关于建立全省地理标志孵化库的通知》和《调整全省地理标志孵化库名单的通知》,确定202件特色产品为地理标志跟踪培养孵化对象,明确孵化培育工作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一县一标”工程。全省工商系统连续多年推动地理标志注册,要求一个县至少申请注册一件地理标志,将区域资源特色转化为区域品牌优势。自2013年底至2015年,21个县消灭地理标志注册空白。截至2015年底,武汉、襄阳、宜昌、恩施率先实现地理标志全覆盖。全省249件地理标志涉及产品222种,涵盖了水果、茶叶、蔬菜、粮油、家禽牲畜、花卉、水产品、中药材、工艺品等10个品类,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 ——全面推进“四书五进”工作机制。全省工商系统以商标注册建议书、运用指导书、管理提示书、保护警示书进窗口、进企业、进商场、进园区、进乡村等“四书五进”活动作为发展地理标志的平台和载体,对已注册的地理标志,着力指导地理标志协会加强运用和管理,摆脱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等传统做法,切实发挥地理标志实际作用,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如恩施玉露,在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后,品牌价值逐年大幅攀升,经有关权威机构评估,该地理标志覆盖范围的茶农年收入高于其它地方30%以上,其品牌价值已达7.81亿元。 ——强化地理标志专用权保护。省工商局组织开展了保护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要求全系统对全省已注册地理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走访,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组织了对包括“京山桥米”在内的地理标志的专项打假保护行动,立案查处侵权案件38起。 ——建设地理标志品牌示范基地。发挥工商部门品牌强省建设的职能优势,确定宜都市为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仙桃市、潜江市等24家单位为品牌建设示范县市区,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办事处等80家单位为品牌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带动地理标志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湖北省地标发展的十个“第一” 第一件地理标志 孝感米酒(2001.7.21) 第一件水果地理标志 秭归脐橙(2006.3.28) 第一件水产品地理标志 鄂州武昌鱼(2006.12.14) 第一件茶叶地理标志 宜都天然富锌茶(2007.9.14) 第一件蔬菜地理标志 鄂洪山菜薹(2008.4.7) 第一件粮油地理标志 京山桥米(2008.7.28) 第一件中药材地理标志 宜昌天麻(2010.9.7) 第一件家禽牲畜地理标志 郧西马头山羊(2010.10.7) 第一件花卉地理标志 随县万和兰花(2014.6.27) 第一件工艺品地理标志 武汉汉绣(2013.8.28)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