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下的知识产权
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下的知识产权发布时间:2011-6-28|浏览次数:284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发展
——在ACPAA/FICPI CHINA中国知识产权研讨会(上海)2011上的发言
贺化
(2011年6月24日,上海)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来到上海,再次参加FICPI的会议。今天在这里,我很高兴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老朋友、老面孔,更高兴看到了许多新朋友、新面孔。这说明我们共同从事的知识产权事业正在经历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不停有新鲜血液注入进来,壮大和充实我们的队伍。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下的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发展。”在我谈中国的情况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个人对国际情况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在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下,国际知识产权秩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一些新的态势:
首先,“后危机时代”知识产权布局对重构全球经济政治版图意义重大,但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分歧仍然严重。
我想在座各位都还记得,三年前的一场金融危机如同海啸,所到之处满目凄凉。然而,在金融海啸余波未消之际,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开始悄然涌动。这场竞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各国更加注重创新,并抢先在新兴的战略性领域进行知识产权布局。
例如,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 3%,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于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筑英国的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这些都是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前奏。在这些新兴的战略领域,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危机时代”国家力量对比,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
但是,不同国家在传统知识的保护、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气候变化的应对、公共健康与药品可获得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在现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框架下,知识产权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影响知识产权发展的因素也更加多样。
其次,区域性与专业型国际合作蓬勃发展,国际规则协调更加复杂和困难。
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已经开始扩展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向各领域纵深发展。近十年来,区域贸易协定风潮不断兴起,其中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同时,一些重要的区域性协调机制,如亚太经合组织等,都设有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组。这些区域合作机制活动对现有多边框架下的知识产权规则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加,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世界各主要专利审查机构都面临着审查积压问题。提高审查速度和质量,减少重复劳动、实现工作成果共享,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近年来,各国开展多种方式的深层次业务合作,以便为全球的创新者提供更加快捷、有效和低成本的服务。专利审查高速公路、五局合作、温哥华小组、拉美小组等以工作共享为核心的专业型合作就是对此的反映。
今天,越来越多的专业型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海关组织(WCO)、绿色和平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万国邮联等,都开始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并就本组织所管辖议题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制订标准和规则。在这种交织的态势下,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协调显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第三,国际知识产权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但区域结构出现新的动态。
后危机时代,主要国家专利申请增长放缓,但在总体数量上仍占主体地位。从地区发展状况来看,东亚地区将在未来知识产权国际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国内专利以及PCT专利申请量近年来高速增长。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的PCT专利申请同比增长55.6%,中国已经超越韩国成为PCT申请的第四大来源国。日本的PCT申请一直稳居第二位。韩国2010年的PCT申请较上年增加20.3%,是继中国之后涨幅最大的国家。可见,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在将来的知识产权国际机制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国际大背景下展开的。三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一条产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道路。我认为,今天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开始展现出新的姿态、新的趋向,自主选择走上了一条积极进取、独具特色的道路。
我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用四个“转变”来概括,下面我逐一说明。
第一个转变,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推动力量从应对外来压力转变为满足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这主要是从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社会动力角度来讲的。
著名的哈佛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认为,中国近现代以来,任何重要的变化都是西方冲击造成的变化,或者是对它的回应所导致的变化。从晚清士林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历史人物所关注的问题来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集中于如何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上。
在中国所有法律领域中,知识产权法律所表现出来的“冲击—回应”态势最为显著。学者笔下的“被动立法百年轮回”,正是这一“回应”过程的写照。
但是,我们要问,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在曾经的社会背景下缺少推动这一制度的动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动力是否仍然缺失?
我认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决定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成长起来。大家可以来看下面几组数字:
第一组数字是R&D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4%。2009年,中国R&D总支出为770亿美元左右,进入世界前五位,约占GDP的1.62%。
第二组数字是专利、商标的申请:“十一五”期间,全国企业专利申请量162万件,是“十五”期间的两倍。2000-2009年10年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达到22.3%。前沿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超5倍,石油化工、通信领域的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已经形成核心技术的专利突破。2010年,PCT申请为12,295件,同比增长55.6%。商标方面,2010年,受理商标注册申请超过百万,创历史新高。
第三组数字是版权、创意产业的发展:我读过一份研究报告,里面提到,2009年,中国文化和版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340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5.5%,比同期GDP增长高出5个百分点。
第四组数字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这个数字是30%。
这些数字很能说明问题。随着我国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我国产业、产品和科技竞争力快速提升,许多企业开始具备自主创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使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由过去的“应对外来压力”转变为满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对国际知识产权秩序产生着影响。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就是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中体现由被动立法转向主动立法的标志,其中反映的正是这种内在的需求。
第二个转变,就是知识产权工作的着力点从注重制度的构建转变到注重制度的实施。
这是从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重心的角度来谈的。
中国知识产权工作过去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上面,形成了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为主干,实施细则为配套的制度框架。我们常常自豪地说,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300年的道路。但“纸面的法律”要转化成“现实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严格施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更为艰难和漫长。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制度实施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更具系统性和规划性。
“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分别从我国需要出发,就技术、人才、环境三个方面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发展提供了远景蓝图。之后,“专利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相继出台;“十二五规划”又将“万人专利拥有量3·3件”纳入其中;这些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知识产权工作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我国国际形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为对于创新活动来说,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在我国仍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还比较严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还不尽人意。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始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以我局为例,我局开展了“雷雨”、“天网”等专项行动,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同时,在29个省(区、市)设立了67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并全部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热线,这些都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及时了有效的保护。
除此之外,一个不得不提的重大事件就是,我想大家都知道,去年国务院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在国务院的组织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紧密配合,将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进出口环节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确保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等6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项执法。全国共立案查处了10万多起侵权假冒案件,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高压态势。
第三个转变,就是知识产权的工作主体从重视政府的行政主导功能转变到重视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这一点主要是从知识产权制度主导力量来谈的。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引进的制度,在制度建设初期,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规律了解尚不够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是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某些方面让人感觉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生活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完全融入到经济生活中去。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开始思考,如果要想把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必须转变观念,强调“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做法,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引导各方力量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必须转变思维,注重“执政为民”的理念,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向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来为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主要表现在:
1、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不断加强,通过试点示范来引导地区知识产权工作。我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参与城市、园区和企事业单位逐年增加,形成了试点、示范创建和示范三个层次的工作体系;
2、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大力扶持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逐步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工程、知识产权展会、专利产业化工程等工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中国专利奖评选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等;
3、重视专利审查的服务功能,多方面提升专利审查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缩短审查周期。专利审查质量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众信心指数大幅上升;
4、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培育。将知识产权服务业纳入了“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知识产权服务业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
5、重视构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全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确立了包括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在内的三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框架;
6、开展了多项国家重点产业和重大技术项目的专利分析工作,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决策提供了参考等。
第四个转变,就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从“一个法学命题”转变到“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命题”。
这一点主要是从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认识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影响力角度来谈的。
正如我们前面讲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早期,人们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个时期,人们提及的多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客体界定”、“权利归属”、“侵权判断”、“保护水平”、“赔偿责任”等法律术语。可以说,这个时期的知识产权,是个“法学的命题”。
近年来,尤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各个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开始思考,如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这个时期,人们提及的多是“专利实施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绩效”、“海外市场风险”、“品牌忠诚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经济学术语。知识产权的影响开始从僵化的制度转而渗透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去了。
同时,随着近年来知识产权引发了许多其他社会问题,人们提及更多的是“品牌建设与产品质量”、“药品可获得性与公共健康”、“基因专利与生命伦理”、“版权保护与信息自由”、“知识产权与发展权”等术语,无不是涉及道德伦理、民生安全的社会学术语,可以说,知识产权的影响开始从经济生活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了。
上述四个转变,反映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近年来的最新发展。下面我再谈谈对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我们在谈论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时,要避免那种未来知识产权制度将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的错觉。实际上,我的欧洲同行们在2008年曾发布过一份名为“21世纪专利制度未来愿景”的报告,报告认为未来专利制度可能为不同力量所左右,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我在这里并不想预测知识产权制度未来会沿着哪条路径发展,但我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与知识产权关联最多的词汇仍然应当是“促进创新”、“相互包容”与“共同发展”。
第一个词汇,“促进创新”,指的是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知识产权与创新的关系,积极促进技术的创新。
技术创新有着自己萌芽、发展、成熟、衰落的生长周期,相对于创新而言,知识产权制度就是其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两者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我们应当思考建立一个既保护个人权利,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持久地促进创新。
第二个词汇,“相互包容”,指的是我们要用新的态度来思考知识产权与本土国情的关系,达成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谅解。
每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知识产权制度只有在适应具体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否则就有可能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每个国家都应当用更加包容的心态来思考知识产权,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看待不同国家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差异和特色。今后,我们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及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第三个词汇,“共同发展”,指的是我们要用新的思维来探索知识产权国际秩序,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我们要用新的思维来探索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而不应当就知识产权谈知识产权。我们应当思考,知识产权国际秩序不应当为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些国家的经济利益服务,而应当是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全人类的文明繁荣而服务。只有秉承这种思维,我们才有可能对于诸如“什么是实质公平的国际知识产权秩序”、“实体专利”等争议较大的问题达成共识。
最后,我想告诉在座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与经济赶超的强国梦;每一个知识产权人都应当思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关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应当交出怎样的一份 “答卷”?我想,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抛开争议、达成谅解,用持续、坚韧的精神投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大家一定要坚信这样一点,只要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那么我们的心便是相通的!
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