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xiaobendan wrote:恩,谢谢!
我后来发现那个公司以前改过名字,就用它的以前的名字检索了一下。
专利倒是不少,可基本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果然是用来唬人的呀!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专利,只要实施赢得市场,有生命力,值得称赞.如果大部分是垃圾专利,好景不会长.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个例而已。统计上来说,不灵
hyena wrote:
正泰凭借一实用新型专利,从施奈德获得将近1.6亿的赔偿;
盐城中威客车有限公司、中大工业集团公司和北京中通星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一外观设计专利,一审被判共同赔偿该外观设计专利权人2116万元。
果然唬人呀!!!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binglou wrote:个例而已。
统计上来说,不灵
来了个做统计的,那就用你的数字说话吧。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binglou wrote:个例而已。
统计上来说,不灵
新入专利行业的。业务人员。
特请教白龙马先生?
中国的知识产权前景如何啊?这行走下去能看到春天么、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简单的统计人人能作,不是很精确,但也能揭示很多未被披露的趋势。1
中国专利申请有近400万条了吧(申请了即可转而申请权),公开了的也有近300万了,在国知局网站“法律状态查询”页面,
http://search.sipo.gov.cn/sipo/zljs/searchflzt.jsp
以“转移”作为“法律状态”栏目的关键词搜索--其他约束条件空着,结果有123651(2009-12-18 14:32)条记录,约占0.3%。
而且抽检结果大部分是外国人申请的专利。限于国知局网站搜索逻辑,无法统计中国专利占的比例。
另外,无法统计职务专利占的比例。
(我估计职务专利应该占了大多数,非职务专利应该占了很少一点点。)
如果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发生了权属转移的基本都是推广的,
假设转让、许可的基本都作了登记,
那么可以认为专利的推广率就是这个0.3%
2
某国字头(好像)的一个单位作专利推广工作,10年来承接了约4000件推广的代理工作,成功了约20件(到07年的个数字),约占0.5%。
信息来源是一个自称其中职员的qq网友。后来国科发火那个文下来了,很多专利受让是用于申请高新然后避税的,而完全不考虑技术的实用价值法律稳定性,就不纳入计算了,这个情况业内人所共知。
分析:
听说过“假转让”的例子:某朋友亲历自己的专利“被转让”的事情,他看到报纸上颂功的新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考虑现在造假盛行,记者喜欢玩文字游戏来虚夸行情,上述的0.3%、0.5%应该包含水份,尤其是国内的部分。
还有,不排除有些专利转让是作为一种资金流动的特殊手段而存在的,就象高官卖字画一样。
我曾经看见一个近年的外观,一个20年前就非常常见的烟灰缸的外观专利,卖了20万人民币。
那么,真实的专利技术转让,还剩下多少干货?
你可能说我的数字不严密,不精确,但我一个老百姓,也不拿统计局的工资,在国家不提供这些结论的时候,只能自己去凑合点资料来认识问题了。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cjly156 wrote:新入专利行业的。业务人员。
特请教白龙马先生?
中国的知识产权前景如何啊?这行走下去能看到春天么、
一般来说,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从业者
有没有春天不是从业者(从个体眼光)需要考虑的问题,好的从业者都能养家糊口的。不好的从业者,到了春天也会饿死。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不需要改善这个行业(或说你不需要这个行业改善),只需要超过你的同行,就可以获得事业的成功。
从过去20年来看,基本上,没有多少行业可以连续好10年。这在人生只是弹指一挥间。
行业相对于其行情的关系,就象商品相对于其价格关系,受供求影响,会持续地起伏波动。
就象买股票,不会考虑其价格的高低,而是看涨跌,看大势。
从发展来看,春天也是从业人员努力从冬天拱出来的。
题外话:现在来看,应该是个“涨”的过程。
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学习,各位造诣很深!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多来看看,共同学习。颇有收益。Re:某公司自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为何检索结果为零?
binglou wrote:简单的统计人人能作,不是很精确,但也能揭示很多未被披露的趋势。
1
中国专利申请有近400万条了吧(申请了即可转而申请权),公开了的也有近300万了,在国知局网站“法律状态查询”页面,
http://search.sipo.gov.cn/sipo/zljs/searchflzt.jsp
以“转移”作为“法律状态”栏目的关键词搜索--其他约束条件空着,结果有123651(2009-12-18 14:32)条记录,约占0.3%。
而且抽检结果大部分是外国人申请的专利。限于国知局网站搜索逻辑,无法统计中国专利占的比例。
另外,无法统计职务专利占的比例。
(我估计职务专利应该占了大多数,非职务专利应该占了很少一点点。)
如果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发生了权属转移的基本都是推广的,
假设转让、许可的基本都作了登记,
那么可以认为专利的推广率就是这个0.3%
2
某国字头(好像)的一个单位作专利推广工作,10年来承接了约4000件推广的代理工作,成功了约20件(到07年的个数字),约占0.5%。
信息来源是一个自称其中职员的qq网友。后来国科发火那个文下来了,很多专利受让是用于申请高新然后避税的,而完全不考虑技术的实用价值法律稳定性,就不纳入计算了,这个情况业内人所共知。
分析:
听说过“假转让”的例子:某朋友亲历自己的专利“被转让”的事情,他看到报纸上颂功的新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考虑现在造假盛行,记者喜欢玩文字游戏来虚夸行情,上述的0.3%、0.5%应该包含水份,尤其是国内的部分。
还有,不排除有些专利转让是作为一种资金流动的特殊手段而存在的,就象高官卖字画一样。
我曾经看见一个近年的外观,一个20年前就非常常见的烟灰缸的外观专利,卖了20万人民币。
那么,真实的专利技术转让,还剩下多少干货?
你可能说我的数字不严密,不精确,但我一个老百姓,也不拿统计局的工资,在国家不提供这些结论的时候,只能自己去凑合点资料来认识问题了。
不是在讨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不是用来唬人么?
突然想起杜甫的两句诗:
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啼)万里)。